ZrB2-SiC的非化学计量比活化烧结的设计及其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40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李锐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广海,傅聪,娄海杰,李成强
关键词:
活化烧结烧结机理抗氧化强韧化陶瓷
结项摘要

建立在金属材料体系上的传统"双相"粉末冶金烧结理论,在解决金属烧结问题时已经很成熟,但套用到陶瓷中,虽取得很大进展,却因化合物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截然不同而面临新挑战:特别是金属的"双相"观点,陶瓷必须遵循吗?尽管非化学计量比活化烧结(NSAS)现象早已被陶瓷界所认识,但作为陶瓷的特色理论,没有被系统的归纳和提出。本项目基于申请人归纳的NSAS理论(Chem.Mater.2006,18,273),以ZrB2-SiC复相陶瓷为研究对象,侧重烧结助剂的设计与选择,创新性的提出采用Ti作为助剂,烧结时原位生成Ti3SiC2高温韧性相,并在氧化气氛下材料表面形成高黏度硅酸盐玻璃相,提高抗氧化性;然后再引入助剂Ta2O5,在制造晶格缺陷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氧在晶格内的传递提高抗氧化性。即借助Ti和Ta2O5,在活化烧结的同时,使得ZrB2-SiC的抗氧化性和强韧性得以协同调控,并进一步完善NSAS理论。

项目摘要

该项目已超额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内容:不仅对ZrB2-SiC非化学计量比活化烧结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对目前国内货源不稳定的、必需的ZrB2粉末开展了系统研究,已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11篇,国际期刊11篇;此外还有1篇SCI论文已接收,6篇正在投稿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另外还有5项正在申请中。参加7个国际会议(其中4个在国外);培养2名博士、5名硕士生毕业。.本研究主要开展了固相法合成ZrB2粉末、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ZrB2粉末及其形貌控制的研究以及ZrB2基陶瓷非化学计量比活化烧结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首先,将纳米碳粉引入ZrO2–B二元体系,实现了低温固相反应合成ZrB2粉末,该体系目前尚未见到其它报道。采用三种亚稳态固体原料:纳米水合氧化锆、无定形硼粉和纳米碳粉。其中后两种粉末外购,水合氧化锆自行合成的:采用反向化学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当不加入纳米碳粉时,在1550 ˚C下依然残留ZrO2。而引入5 wt.%纳米碳成功合成了单相ZrB2粉末。.本研究还使用正丙醇锆、蔗糖、硼酸和醋酸四种原料,借助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法成功合成了纳米ZrB2粉,该反应体系迄今未见到国内外报道。然后又实现了ZrB2粉末的形貌控制。与国外的研相比,首先原料从七种减少到四种,使得合成流程由两条变为一条。其次团聚减轻,尺寸由200降到62 nm。另外还分别合成了ZrB2-SiC和ZrB2-TiB2复合粉末。.最后,在前期工作的基础,通过设计非化学计量比ZrB2分子式,生成Zr1-xW4x/5vx/5B2或Zr1-xWxvx/4B2+x/2(v:空位),在阳离子结点上生成空位,后者还有阴离子间隙。我们知道,ZrB2晶体中硼离子的半径很小,控制扩散的主导因素是尺寸大的阳离子。.首先通过共沉淀方法合成钨锆水合前驱体粉末,在制粉之初,锆、钨离子就高度均匀混合,然后其与纳米碳粉、非晶硼粉、纳米碳化硅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实现ZrB2基陶瓷1800 °C非化学计量比活化烧结。.分析表明钨离子已经掺入ZrO2并获得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Zr1-xW2x/3vx/3O2或Zr1-xWxvx/2O2+x,形成了阳离子空位,后者还有阴离子间隙。其稳定温度由400提高至600 °C,有利于非化学计量烧结。实验表明:W:Zr (mol.)=0.05时陶瓷具有最佳力学性能,此时钨离子的固溶度接近饱和。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李锐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烧结法非化学计量硅酸钙生成转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5167407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于海燕
学科分类:E0412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非化学计量比F掺杂SnO2薄膜的缺陷行为及光致发光机理

批准号:5160227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静凯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新型非化学计量分子的理论设计和组装

批准号:2077305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丁益宏
学科分类:B03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非化学计量比氧化亚锡薄膜及异质结的超快载流子动力学机理研究

批准号:1170404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中国
学科分类:A22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