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区域构造及沉积过程对大陆边缘沉积旋回的控制作用,对于预测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和评价其对人类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南新西兰的水团和洋流活动受陆地及其地貌特征的强烈影响,主要南半球海洋锋在此都发生向南挠曲,特别是亚热带锋环绕新西兰南岛沿南岛南部和东部海岸形成近于平行岸线方向的南岛锋,南岛锋以其特有的温盐特征易于识别,且其两侧水团性质差别明显,南岛锋的迁移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次研究拟通过对IODP317航次位于外陆架和上陆坡区的U1351、U1352两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古海洋替代性指标的研究,追索新西兰东南岸外第四纪晚期以来古水团和洋流、海洋锋的变迁历史,结合浮游、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指示的相对海平面升降,探讨其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海洋学过程对大陆边缘沉积旋回的控制研究提供基础与依据。
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貌特征强烈影响着新西兰东南岸外的水团和洋流活动,南半球一些主要的海洋锋都在此发生向南挠曲,其中南岛锋是亚热带锋环绕新西兰南岛、沿南岛南部和东部海岸近于平行岸线方向形成的锋,其温盐特征使之易于识别,其两侧水团性质的明显差异使研究南岛锋的迁移成为可能,进而为区域古海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对IODP317航次位于外陆架和上陆坡区的U1354、U1351和U1352三个站位的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结合生物地层事件年龄,建立了坎特伯雷盆地自外陆架至上陆坡的浅水沉积剖面~0.9Ma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对U1352站位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现代类比技术古水温、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比值古水温,U1354、U1351和U1352三个站位的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沉积速率、沉积物粒度和有机碳含量等的分析,并与相邻站位的对比研究,重建了研究区~0.9Ma水团和洋流、海洋锋的周期性变迁史,识别出MIS20、MIS11、MIS9和MIS5.5等南岛锋异常迁移阶段。通过分析新西兰东南岸外~0.9Ma以来亚热带锋的迁移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发现~0.9Ma以来,坎特伯雷盆地区域沉积过程对海平面的影响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一致,全球海平面和气候变化是南岛锋迁移的主要控制要因素,从而为深入研究海洋学过程对大陆边缘沉积旋回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黔东南地区平略组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中医学习时间对医学命题认知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热带一次致灾龙卷形成物理过程研究
晚第四纪柴达木盆地盐湖成盐期与冰期对比方案的再认识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日本南海中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与黑潮上游北段变迁的微体化石及地球化学记录-综合大洋钻探316航次研究
青藏高原东北部连续剖面与第四纪晚期环境变化综合研究
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以来古河道的物源演变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利用大洋钻探测井资料进行古气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