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发育期长光处理结果表明:异质系花粉败育敏感期为小花原基至减数分裂,但前期长光有一定累加效应;减数分裂后的长光可使育性部分恢复,提高结实率,这种不同时期的光周期反应差异值得深入研究。(2)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种植及人工长光处理,导致异质系不育的临界光长应大于15.5小时,并与温度有关,高温有促进不育的作用。(3)由于核质互作及对不同性状影响不同,不易作出某种质在不同核背景下,有着相同效应的结论;一般粗厚山羊草·6X细胞质表现较好。(4)根据400个组合F1观察没有出现全不育,少数组合表现强的产量优势。(5)可利用D(2)型异质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制种,在黄河以南种植杂种和繁殖异质系,开拓杂交小麦应用的新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
线粒体基因组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线粒体蛋白质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抗生素诱导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方法和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