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电极表面喷雾火焰原位沉积介孔氧化锡及气敏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0602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胡彦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邵玮,何颖,刘杰,王云,丁宏秋,王慧婷
关键词:
微传感器自组装介孔材料喷雾火焰沉积氧化锡
结项摘要

高效低成本制备介孔氧化锡气敏材料,同时与微电子加工工艺(MEMS)结合制备传感器是目前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项目拟发展硅基电极表面喷雾火焰原位沉积介孔氧化锡,并通过构筑微传感器研究其气敏性能。针对喷雾火焰原位沉积介孔二氧化锡过程,重点研究雾滴中的热质传递和化学反应特征,揭示火焰中湍流强度、溶剂蒸发燃烧速率、前驱体水解反应和模板剂结构导向作用等,对介孔二氧化锡材料结构及气敏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高温气相燃烧过程中介孔结构的自组装机理,为喷雾燃烧沉积介孔二氧化锡的结构调控和微传感器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高效低成本制备介孔氧化锡气敏材料,同时与微电子加工工艺(MEMS)结合制备传感器是目前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项目建立了硅基电极表面喷雾火焰原位沉积介孔氧化锡的新方法,并通过构筑微传感器系统的研究了其气敏性能。针对喷雾火焰原位沉积介孔二氧化锡过程,重点研究了雾滴中的热质传递和化学反应特征,揭示火焰中湍流强度、溶剂蒸发燃烧速率、前驱体水解反应和模板剂结构导向作用等,对二氧化锡材料结构及气敏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了高温气相燃烧过程中介孔结构的自组装机理,为喷雾燃烧沉积介孔二氧化锡的结构调控和微传感器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项目执行期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申请相关专利4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介孔氧化铟基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及原位微观敏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2110114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杨海峰
学科分类:B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气溶胶喷雾辅助合成复杂介孔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批准号:214710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耿保友
学科分类:B010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硅铝介孔材料的制备及组装掺杂二氧化锡的研究

批准号:50304014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杨华明
学科分类:E04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有序介孔氧化锌/氧化锡及其复合材料制备和气敏/发光特性研究

批准号:5157203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于辉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