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地理学、系统动力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理论,研究喀纳斯旅游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与动力机制,揭示系统的变化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探讨喀纳斯旅游地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阻碍系统良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旅游生态安全问题;以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RS、GIS技术支持,对瓶颈地段的关键因子进行实地监测,通过对游客及当地居民和专家问卷调查、访谈获取游客心理承载力、旅游对视觉景观、社区传统文化影响度等方面评估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等方法,构建分区域多等级旅游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与原始生态和环境本底值进行对比,参照国内外相关经验参数,确定喀纳斯旅游生态安全阈值;分析影响旅游生态安全的动因,对地域系统各子系统内外部相互关系进行调控,建立旅游生态安全系统调控机制。为生态旅游地提供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和标准,丰富生态旅游的理论;为当地生态管理提供立法的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西藏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和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研究
旅游干扰对喀纳斯景区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多尺度影响
山地森林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与调控——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