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大血管疾病,目前尚无一种诊断标志物既能明确诊断且排除其他心血管急症。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调控因子,参与了血管发育的调控和损伤机制,循环中miRNA有分子诊断标志物的优点。目前国内外关于miRNA与 AD发病、诊断和靶基因调控关系的研究极少。本研究假设AD病变血管壁组织有特异的miRNAs表达谱,血浆miRNA可能成为AD潜在的诊断标志物;AD易感基因miRNAs靶序列单核酸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miRNAs与靶mRNA的结合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AD的发病机制。本课题拟通过AD病变血管壁组织和血浆miRNA的检测,易感基因miRNAs靶序列单核酸多态性与AD发病、预后的关联研究和功能研究,探讨miRNAs与AD诊断、预后和靶基因调控的关系,为寻找AD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干预靶点和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主动脉夹层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 AAD)是严重的心血管急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早期误诊率。目前尚无一种诊断标志物既能明确诊断且排除其他心血管急症。本研究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组织、血浆的MicroRNA及表达谱芯片检测初步筛选了可能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发现共有4个miRNAs在血浆和组织均显著升高(has-miR-4313,has-miR-933,has-miR-1281,has-miR-1238)。后经过验证发现了在AAD患者中血浆ANGPT2的升高,其有可能作为新的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组织表达差异基因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细胞粘附及骨架调节通路可能参与了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并初步验证了两通路核心基因ITGA9的功能,提示ITGA9可能通过参与平滑肌表型转化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同时,本研究通过对10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和100例对照进行二代测序检测,初步分析了27个候选致病基因遗传变异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相关性,发现50%(50/100)的病例共携带60种致病遗传变异。在临床研究方面,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各种炎性指标与主动脉夹层短期和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发现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可增加急性Stanford A型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MMPs、TIMP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浆MicroRNA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基础研究
A型主动脉夹层易感基因TTN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芯片技术检测肺栓塞相关基因群和易感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