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锥虫中识别甲基化、乙酰化组蛋白的蛋白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U1332137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涂晓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红宾,廖善晖,戴昆,叶开琴,王瑞,吴学雷,梅松,杨晓,张笑乐
关键词:
核磁共振锥体虫组蛋白修饰蛋白质结构表观遗传学
结项摘要

Recent studies reveal the essential roles of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cellular processes. In higher organisms, systematic epigenetic researches have elucidated the mechanism of histone modification, DNA methylation and non-coding RNA-induced silencing in many aspects of cellular processes, such as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 gene silencing. Trypanosoma brucei (T. brucei) is the lethal parasite responsible for sleeping sickness in human and nagana in cattle. As a model organism,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o have great valu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However, epigenetic studies on T. brucei are still at the beginning. Our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domains (including bromo, chromo and pwwp domains), which recognize acetylated or methylated histones in T. brucei.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NMR 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se domains, their recognition of modified histones and cellular functions. This study will strengthen our understanding on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eukaryotes. Meanwhile, we are trying to screen small molecular inhibitors for trypanosomiasis therapy,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se protein domains.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在细胞进程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部分揭示了高等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诱导沉默在细胞的转录调控,基因沉默等方面的机制。布氏锥虫是导致人的昏睡病和家畜的那加那病的致死性寄生生物。它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已被证明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在布氏锥虫中,表观遗传学研究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本项目将围绕布氏锥虫中识别乙酰化、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蛋白结构域(包括bromo, chromo和pwwp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开展相关的研究。研究布氏锥虫中这些结构域的NMR溶液空间结构,识别组蛋白修饰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更为深入地了解真核生物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同时,我们将以蛋白质结构为基础,筛选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用于开发药物治疗锥虫感染并发症。

项目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在细胞进程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部分揭示了高等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诱导沉默在细胞的转录调控,基因沉默等方面的机制。布氏锥虫是导致人的昏睡病和家畜的那加那病的致死性寄生生物。它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已被证明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在布氏锥虫中,表观遗传学研究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本项目围绕布氏锥虫中识别乙酰化、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蛋白结构域(包括pwwp,bromo和chromo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开展相关的研究。研究布氏锥虫中这些结构域的NMR溶液空间结构,识别组蛋白修饰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同时,我们将以蛋白质结构为基础,筛选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用于开发药物治疗锥虫感染并发症。我们解析了布氏锥虫转录因子TbTFIIS2-1和TbTFIIS2-2的PWWP结构域的NMR溶液空间结构,鉴定了PWWP结构域结合的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小肽。我们发现TbTFIISs可以与PAF1复合物相互作用,协同调控VSG基因的转录。我们还完成了锥体虫BDF2和BDF5的bromo结构域的NMR溶液结构解析,鉴定了bromo结构域结合的组蛋白乙酰化小肽。利用体内内源表达,串联亲和纯化和质谱技术我们找到了与BDF5相互作用的若干蛋白,研究了这些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及其在细胞中的功能。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更为深入地了解真核生物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此外,我们还筛选出了两个与bromo结构域具有较高亲和力的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5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布氏锥虫中tRNA来源的小RNA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3130187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温砚子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布氏锥虫中参与基因转录调控的PAF1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3150060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廖善晖
学科分类:C05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自然和人工诱导布氏锥虫分化的分子机理

批准号:314720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伦照荣
学科分类:C0408
资助金额:8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非洲布氏锥虫非编码小RNA研究

批准号:3127230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伦照荣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