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是我国及东亚地区夏季重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至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深入开展对这一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其中期信号和形成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极端降水事件中期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有助于改进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测能力,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本项目拟对近50余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众多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重点采用统计降尺度技术,揭示过程发生前1-3周,来自环流场(对流层和平流层)、海温场以及OLR场的不同区域和时段的中期信号;并结合采用动力学(区域气候模拟试验)和天气气候分析方法,检验所揭示的中期信号的作用,深入诊断分析中期信号如何酝酿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的机制;建立过程中期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我国东部多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中期形成机制的综合研究
梅雨期持续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频发机理的研究
近60年我国华北地区夏季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分类研究
致洪暴雨过程中准平衡中尺度涡旋持续性发展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