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仍是压电换能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换能材料。然而,PZT压电陶瓷中氧化铅(PbO)的含量超过原料总质量的60%,PbO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其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处理过程中都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研制新型环境友好的压电陶瓷材料已成为压电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利用常压烧结技术,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1000℃)制备NKN-BT二元无铅压电陶瓷;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元素和相结构调控进一步提高NKN-BT二元无铅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详细研究其电学性能增强机理。本研究对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无铅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备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前,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仍是压电换能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换能材料。然而,PZT压电陶瓷中氧化铅(PbO)的含量超过原料总质量的60%,PbO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其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处理过程中都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研制新型环境友好的压电陶瓷材料已成为压电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确定了合适的铌酸钾钠和钛酸钡的成分配比,利用常压烧结技术,在铌酸钾钠-钛酸钡(NKN-BT)无铅压电陶瓷的基础上进行Zn,Li,Sb,Mn,Mg,Cu,Al,Fe等元素掺杂,在低于1000oC的烧结温度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经过掺杂改性的 NKN-BT基二元无铅压电陶瓷,并对其显微结构、压电及介电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其电学性能增强机理。.实验表明,Zn,Li,Mn,Mg,Cu,Fe等的掺杂对陶瓷均起到了助烧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的掺杂量范围内显著提高了陶瓷的压电性能。当Zn掺杂量为0.01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190 pC/N和24.6%。当Li掺杂量为0.056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03 pC/N和26.8%。当Mn掺杂量为0.006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187 pC/N和23..5%。当Mg掺杂量为0.005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15 pC/N和31.2%。当Cu掺杂量为0.02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10 pC/N和31.4%。当Fe掺杂量为0.007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08 pC/N和32.6%。当Li为0.05,Mg为0.002,Ca为0.015,Zr为0.025时,四种元素共同掺杂的NKN-BT二元无铅压电陶瓷具有最优异的性能,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及机电耦合系数(kp)分别达到最优值251 pC/N和37.6%。本研究对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无铅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备具有重要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抗还原性调控及机理研究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薄膜的相结构与压电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高性能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温度稳定性研究
低温烧结多元系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织构化制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