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进入农田后极难去除,较好的方法是通过微生物作用使其固定到土壤内(生物修复)。固定程度主要通过作物的汞含量反映。实验作物为水稻。在盆栽下,加入有机质能明显地降低水稻含汞量,淹水管理组合汞量显著降低,只加硫酸盐组对汞含量没有明显改变,加羊毛组水稻的含量有上升趋势。从蓟运河河泥中分离出7株硫酸还原菌(SRB),并获得2株可在250mg/L HgCl2中20~40℃和pH6.0~7.5生长良好的菌株,并产生大量H2S气体。在微区试验中,在控制条件下投加高效SRB菌株和其它措施后水稻中的汞含量由小到大顺序为:综合组>有机质组>硫酸还原处理组>硫酸盐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生物炭输入对贵州典型汞污染水稻田中汞的转化影响研究
贵州地区汞污染土壤的强化修复的调控机制
秸秆还田稻田中汞活化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石墨烯修饰生物炭对土壤镉汞复合污染的修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