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线路理论的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再生利用研究——以世遗澳门历史城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0832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朱宏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深圳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顾蓓蓓,张鹊桥,苏建明,盛凯,杨东昊,张硕
关键词:
整体性保护与再生利用遗产保护文化线路世遗澳门历史城区线性文化遗产
结项摘要

It is pressing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the 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L&SCH), because urbanization has destroyed the heritage and its environment,and severely changed the people’s living style and ideas which mad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died away. Because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L&SCH as an organic heritage complex, based on the Cultural Routes theory, probe an integrity protection mode and method of assessing, protecting and managing L&SCH.. It is start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nsion of Cultural Routes, the mixed and varied route types will be classified to the pure and single type. Based on the teal cases, by investigating, surveying and collating of historic documents and data, analyze and abstract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typical materi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the single route,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integrate different single route, build a dynamic and tridimensional culture route space.model including four dimensions. Aimed at the integrity protection, try to use reference, point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s, reconstruction the integrity of the 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 by the way of dredging meridians. Base on the demanding of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historic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ulture, the research will achieve the dynamic and sustainability integrity protection for the 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

线性文化遗产亟待整体性的保护: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破坏了遗存线路的本体和依存环境,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在无意识中渐渐消失。本研究基于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有机组合遗产族群的综合特征,以文化线路理论为切入点,探索整体性保护方法。. 研究从文化线路内涵出发,通过对线性文化遗产族群中交织在一起的多种线路类型遗产进行分类,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调研、文献史料研究,对单一类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中大量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证据和要素的梳理、分析和提炼,归纳总结出各类单一线路遗存的历史和现状特征。进而将各单一线路遗产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动态、立体的四维线路空间模型。以整体性保护为目标,汲取保护经验,针对线性文化遗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疏经通络的方式,重构线性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以期在兼顾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双重需求下,实现线性文化遗产动态、可持续的整体性保护和再生利用。

项目摘要

本研究基于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有机组合的遗产集群的综合特征,选取文化线路理论作为切入点,以澳门世遗历史城区及其保护与管理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评估、保护和管理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模式和方法。. 研究首先从文化线路内涵出发,基于对大量文献和史料中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证据和要素的梳理、分析和提炼,梳理出了澳门近代居住建筑遗产文化线路、澳门近代宗教建筑遗产文化线路以及澳门近代军事建筑遗产文化线路,并在原真性的基础上,对上述线性文化遗产的内在关联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识别显性和隐性线路、有形和无形要素、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关系,从而构筑多条线性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澳门世遗历史城区已有的保护和管理办法及实践经验,进一步建立从保护对象的确定和价值认定、保护标准制定、整体性标准评价、保护设计展开到保护方案优化在内的完整机制和模式。. 通过研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澳门近代居住、宗教和军事建筑遗存的数据库,包括相关的历史文献,建筑遗存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过程的梳理以及测绘图纸的三维画建模工作。从文化线路理论出发,提出了对上述各类建筑遗存文化线路的整体性重构。并基于建筑遗存的历史特征及现状提出了整体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和方法(以军事遗存为例,提出了以城墙基址为主体的城市文化长廊构建、以军事建筑遗存为主体的城市活力空间构建、整体性符号标识的保护设计、可持续性文化产业的介入、数字化技术的整体性保护与展示等)。在对各类线性文化遗存进行整合基础上,对白鸽巢、大三巴、东望洋山、岗顶-风顺堂、妈阁、亚婆井、议事厅七大片区的整体性保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本研究基于“文化线路”理论重新审视世遗澳门历史城区等文化遗产,既是理论与实际的相互印证,也是对作为方法论的“文化线路”保护思想的再次阐述。以期在兼顾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双重需求下,实现线性文化遗产动态、可持续的整体性保护与再生利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5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朱宏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历史村镇保护模式转型研究——以江苏为例

批准号:5150808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汤晔峥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

批准号:4096100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滢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空间生产的过程、效应与机制研究——以京杭大运河江浙段为例

批准号:4177114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侯兵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数字技术的中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决策研究

批准号:50378072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赵冰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