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地区存在一条主要由钾玄质系列杂岩体组成的岩浆岩带,该带往北东延伸进入湖南,杂岩体由基性的二长闪长岩到酸性的二长花岗岩组成,构成演化系列,SiO2含量从47.8%变化到74.4%,K2O+Na2o>6%,K2O/Na2O=0.8-2.0,属于典型的钾玄质系列,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和(40)Ar/(39)Ar技术确定该岩带形成于157.5±5Ma到163.2±0.9Ma,中侏罗世,岩石具有相同的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无明显的Nb,Ta,Zr,Hf负异常,基性侵入岩具有裂谷型钾玄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同位素组成上表现为高Sm-Nd含量,低TDM-高εNd(T)特点。该裂谷型钾玄质侵入岩带分布与沿十万大山一赣杭盆地相似特征华岗岩带分布一致,表明该地区中侏罗发生地幔上涌岩石圈伸展和裂谷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考虑固化剂掺量影响的镁质水泥固化土非线性本构模型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冀北地区古元古代钾玄质花岗岩带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横过西藏冈底斯带东段的岩浆岩大剖面及其构造意义
粤北罗岗钾玄质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大别山—苏北—胶东南高压变质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