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提出青藏高原北部第三纪晚期湖泊相碳酸盐岩沉积出现可作为高原演化历程中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认为第三纪早期和晚期沉积体制转换是构造-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将它置于青藏高原演化过程中构造体制和古气候转型这一框架下来认识。鉴于这一地区一系列第三纪沉积盆地既具有独立的沉积体系,但相互之间的成盆机制又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因此拟选择沱沱河盆地进行深入研究,拟通过对高原腹地核心区域典型剖面的物源区、古流向、磁性特征以及古环境变化替代指标的时间变化序列分析,研究渐新世到中新世期间高原古地形和古水系格局变化及其控制因素,通过山前盆地和山间盆地地质事件记录的交互验证,预计可以从一个新的视野和角度深化对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的认识,揭示青藏高原腹地第三纪山间盆地在重建新生代早期地壳缩短历史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苏干湖微层沉积记录与青藏高原北部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青藏高原东北部更尕海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湖泊水位与气候变化
晚第四纪黄河上游中部地貌与气候变化及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活动的联系
南海西北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