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束支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理想方法,但临床上在确保供体神经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所能提供神经束的最大切取比例尚未明确,致使获得的动力神经源有限,目前仅能解决个别关节的部分功能。我们观察到神经示踪剂1,1'-双十八烷-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DiI)具有神经纤维轴突特异性,并对其应用条件和方法进行优选,顺行、逆行示踪标记活体大鼠臂丛神经及其分支,连续组织学切片观察,初步发现了标记的功能纤维在臂丛神经各节段内的走行和分布规律。拟通过臂丛神经示踪、神经显微解剖和电生理功能定位等方法,明确神经纤维在神经干内移行时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为确定神经束支移位时最大切取比例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臂丛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理想方法,但临床上在确保供体神经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所能提供神经束的最大切取比例尚未明确,致使获得的动力神经源有限,目前仅能解决个别关节的部分功能。.本研究通过臂丛神经显微解剖,完成了相应神经分支、分布、支配肌和相互位置、比例的描述;通过DiI神经示踪的可行性及技术条件的研究,优化、筛选了DiI最适应用条件,最佳应用剂型及标记方式;通过臂丛神经主要分支的功能纤维神经束路示踪,完成了相应神经根和神经分支功能纤维的示踪定位标记,测量其分布规律、分布范围;通过电生理辅助功能定位,提示了神经示踪结果与神经生理功能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大鼠的臂丛神经与人类的臂丛神经在神经根来源、神经节段构成和最终支配肌方面基本相同,完全可以用作本实验动物模型;大鼠臂丛神经主干中桡神经分支位置最高,高于肌皮神经主干最低点,正中神经次之,尺神经最低,两者均低于肌皮神经主干最低点;分支与主干面积比上桡神经最大,其次是尺神经,正中神经最小。.神经分支是在臂丛神经干近端逐渐形成的,距离分支点越远,神经纤维越分散,但少见均匀分布至整个神经干断面的分支纤维,因此,在神经束支移位时,存在最低安全平面的概念。桡神经的绝对最低安全平面平均位于上臂自身位置比的80%;正中神经的绝对最低安全平面平均位于上臂自身位置比的60%,尺神经者平均约在上臂中、下1/3交界水平。.确定了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描绘了臂丛神经内功能纤维束的整体分布规律。1、标记的神经根纤维在向下移行的过程中很快弥散至大部分乃至整个神经干,无独立的功能束支延续到远端。臂丛神经近端神经根、干、股、束及主要神经支的近端纤维交叉频繁。2、臂丛神经损伤情况下,残存的功能纤维在臂丛神经近端相应节段的神经干内分散分布,分布面积大多超过神经干面积的1/2,有约70%的节段分布在整个神经干。3、从神经干内顺行标记的神经纤维分布方位上看,与各节段神经干之间分散、汇合的自然解剖位置一致。本研究为确定神经束支移位时最大切取比例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重建臂丛神经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碳量子点对周围神经可塑性和功能储备的在体荧光示踪研究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病机制与细胞间质代谢的实验研究
新型纳米荧光粒子对周围神经修复早期疗效的活体示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