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现场实验、实验室模拟及遥感观测手段,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从水动力过程、营养盐循环、有机碳变动、微型生物食物网等方面研究台湾海峡碳、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探讨了海域生态环境变化与ENSO事件的联系,取得创新性成果。对台湾海峡上升流区变异特性及其与ENS煌关系有新的认识;估算了磷的外部补充和内部循环速率;阐明了微型生物的生态结构,初步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碳流模型,结果表明,微食物网对传统食物链的贡献达33%;应用水色水温遥感资料分析水系消长过程与叶绿素时空变动的关系;探讨了中上层鱼类资源变动与环境动态变化关系;初步建立了台湾海峡海洋环境信息系统。已完成了论文77篇并培养一个优秀青年群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台湾海峡碳及生源要素通量研究*
近岸区域海底地下水的排放及其对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怒江流域生源要素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黄河口湿地生源要素与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黄河水沙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