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新型药物与基因运载材料的酶促合成及性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409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7.00
负责人:贺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宗勇,吴称意,蒋涛,郑晓明,吕银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药物运载基因运载酶促合成
结项摘要

本项目重点研究基于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新型药物与基因运载材料的酶促合成及性能;针对不同单体的结构与类型,采用酶促聚合新方法提高聚合反应的可控性,改善聚合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使用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有效调节与控制材料的性能,研究并提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规律;设计合成基于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具有嵌段、接枝等结构的新型载体材料,通过结构控制来调节材料的降解速率、溶液中的形貌以及对药物与基因的负载能力;并通过材料中功能化基团实现对材料的进一步修饰,如引入靶向基、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作为可选择性反应位点等,从而获得对药物与基因的有效负载与选择性释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酶促聚合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具有高效催化、高度选择性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特别是对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可改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使用安全性。但目前酶促聚合新方法还存在着成本较高、得到的聚合物材料分子量相对较低等问题。本项目通过系统研究在不同介质中不同类型与结构单体的酶促聚合反应,探讨酶促反应机理,考察酶的种类、介质类型、单体类型与结构对酶促聚合反应的影响,达到对聚合反应的有效控制,提高酶促聚合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所获得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性能和细胞毒性,并研究了其作为药物控制释放以及基因运载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对药物可控释放的性能。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酶促合成和聚磷酸酯的稀土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2030401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冯俊
学科分类:B05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不同介质中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酶促合成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5077305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贺枫
学科分类:E03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两亲性生物可降解功能化碳酸酯共聚物的酶促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2067405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贺枫
学科分类:B01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生物可降解医用高分子的酶促合成

批准号:20104005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贺枫
学科分类:B05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