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观察海南滨榔黄化病株叶脉叶鞘的筛管细胞和伴胞,均发现植原体,大小为180-550nm膜厚9-13nm;两种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病株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性发展;两组植原体的通用引物对感病的槟榔组织总DNA进行PCR扩增,电沪测定呈现植原体病原谱带,相应健康样品无扩增产物,PCR用椰子致死黄化病(LY)特异引特对测定槟榔病株呈阳性反应;DNA杂交采用来自佛罗里达州的(LY)特异探针测定槟榔黄化型和束顶型病株组织总DNA,均有明显的杂交信号。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植原体是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的一种病原。海南槟榔黄化病与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病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两病病原同源性有待进一步做DNA序列分析比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及流行机制的研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的抗性机制研究
海南立克次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与病原多样性研究
鲜切荸荠黄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