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组成型和诱导型,组成型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活性较弱,诱导型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低,活性较强。通过结构修饰(衍生)和结构改造可以实现天然活性物质的活性强化、毒性弱化。对于天然活性物质进行活性优化一般有不改变分子骨架的结构修饰和适当改变分子骨架的结构改造两条路径。虽然通过结构修饰而成功开发天然活性物质成药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结构改造这条路径对于天然活性物质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高含量的组成型次生代谢物质进行结构改造,结合活性研究,是一个从天然产物中发掘医药或农药的又一广阔领域。我们前期从植物榆树中分离得到高含量的阿江榄仁酸,具有较强的强心、抗氧化、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本项目对阿江榄仁酸结构中的2,3-邻二羟基,以及C-12位的双键进行开环结构改造,旨在深入研究和开发阿江榄仁酸的药用价值,推进通过结构改造开发组成型次生代谢活性物质这一途径发掘医药和农药。
本项目主要通过氧化反应和氧化断裂反应对天然活性物质阿江榄仁酸进行结构改造(修饰)得到32个分子,包括24个新的化学实体。对合成得到的分子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抗菌、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发现分子zzyd21b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发现4个分子(zzyd16,zzyd18,zzyd21b,zzyd36)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此外,本项目拓展了富含阿江榄仁酸的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发现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三叶木通中阿江榄仁酸的含量非常高,从中分离鉴定7个齐墩果烷型的三萜物质,包含4个新化合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天然活性物质Xanthatin为先导的结构优化、农用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基于活性筛选和谱效表征的益智仁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苦瓜中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
天然抗HIV活性先导物的发现与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