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代谢平衡对机体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肿瘤病人体内存在铜代谢紊乱,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癌症病人血清总铜显著高于常人,升高主要原因是铜蓝蛋白结合铜升高。有报道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基因(XIAP)是细胞内铜的感受器,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内COMMD1、ATP7A/ATP7B、CTR-1等铜转运体的蛋白表达,其过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株及肿瘤组织中,并被认为与肿瘤的耐药有关。 铜可通过与XIAP结合,促进XIAP的降解。因此我们提出肿瘤中XIAP过表达可能在肿瘤机体铜代谢失衡中发挥中心调节作用,而铜剂可能通过与肿瘤细胞XIAP结合并促进其降解,在转录后水平发挥抗瘤作用。本项目拟通过荷瘤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进行验证。该项研究有助于阐明肿瘤病人体内铜代谢紊乱的机制,为临床肿瘤病人微量元素平衡饮食提供参考;同时也可明确铜剂抗癌的机制,为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及临床抗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代谢平衡对机体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肿瘤病人体内存在铜代谢紊乱。XIAP细胞内铜感受器,可直接可间接影响细胞内铜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本课题围绕铜转运蛋白及铜代谢展开研究。体内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生长过程中,伴机体铜代谢紊乱,给药铜剂可抑制肿瘤生长,但不影响正常肝组织中铜代谢。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铜处理肝癌细胞,可引起XIAP、CTR1、APT7B 表达降低,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而COMMD1 表达随铜剂作用时间及剂量的升高而增高。本课题同时铜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良,将超声透析与石墨炉原子吸收结合,用PBS溶液对血清或组织匀浆液透析可测得非蛋白结合铜(FCu),用EDTA溶液对血清或组织匀浆透析可测得蛋白疏松结合铜。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血样研究,结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总铜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但其血清FCu及EXCu却显著低于健康者(P<0.05);宫颈癌患者虽血清总铜与健康者无显著差别,但其血清FCu及EXCu也显著低于健康者(P<0.05);肝炎患者则相反,患者血清总铜水平偏低,但其FCu及EXCu却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此外,我们发现,血清FCu与EXCu呈正相关,说明两者之间可能处于动态平衡,并随着病理生理状况而发生改变。临床病理研究表明,铜转运相关蛋白ATP7B在肝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33.3%)(P<0.05)。增高的ATP7B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高中低分化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6.7%及92.3%。COMMD1在肝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减少的COMMD1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及TMN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DMT1在肝细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9%,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20%)(P<0.01),并且高中低分化癌组织中DM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76.2%及86.4%。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DMT1的表达逐渐升高,但增高的DMT1表达与TMN临床分期或肿瘤是否有血管浸润均无关(P>0.05)。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健骨颗粒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铜介导的促氧化抗癌分子设计及其机制研究
杨树CCH铜伴侣蛋白家族参与铜胁迫相关代谢途径解析
隐球菌铜离子代谢以及铜离子对隐球菌肺部感染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超细晶/纳米晶铜与铜锌合金拉伸/扭转断裂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