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基因图谱的乡村景观演变机制与多维重构研究——以湿冷湿热地区武汉黄陂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783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李景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万艳华,刘小虎,李新延,蒋小英,魏靓婧,尹智毅,张书铭,毛月
关键词:
演变机制多维重构基因图谱乡村景观武汉黄陂
结项摘要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Rural landscape is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contradiction shar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loc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Study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multi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With th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gene theory and practice, relying on the Theory of R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Landscape Geography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Gene Map" in bi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traction,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coding and applic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genetic map information chain, and analysi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and spatial relevance of rural landscape, to construct three dimensional database of rural landscape gene. Then from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driving factors and the role of law and evolution of the type of division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with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rural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mechanism of reconstruction, the index and mode system of rural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are constructed. With the help of 3s technology, 3D digital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the practical ways of rural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are explored. Finally, taking Wuhan, wet cold and heat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ural landscap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uangpi, Wuhan, and establishes a multi-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ode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ss of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fragmentation and heterogeneit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s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 way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面临保护与发展、地方性与国际化日益尖锐的矛盾冲击,研究乡村景观演变机制和多维重构成为乡村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景观基因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化发展,依托乡村景观资源论、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理论,引进生物学“基因图谱” 概念,通过研究乡村景观基因的提取、识别、表达等分析乡村景观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空间关联性,构建乡村景观基因三维数据库,进而从乡村景观形成发展的驱动因素及作用规律和演变类型的划分及其演变特征提出乡村景观的形成机理与演变机制。同时结合乡村景观重构的动力机制、阶段特征和内涵机理,构建乡村景观重构指数与模式体系,并借助3s技术、数据库管理、3d数字化技术,探索乡村景观重构的实践途径。最后以湿冷湿热地区武汉为例,研究武汉黄陂北部乡村景观演变机理,建立该地区多维重构模型,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探寻乡村景观保护传承与未来发展之道。

项目摘要

以武汉市黄陂区及武汉市周边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乡村景观基因的图谱、乡村景观形成机理和未来乡村景观重构研究。基于国土空间的城乡边界、人口流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以及美丽乡村、富丽乡村、幸福村、和美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驱动下,对乡村土地利变化和乡村景观的变化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历史文化传统、乡村功能定位、土地利用方式、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游憩方式和科技、文化、审美、材料是乡村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对乡村景观形成影响巨大;国家不同阶段的城乡发展和建设法规和政策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生态修复对加速了乡村景观的变化。本研究从乡村文化重构、土地重构、产业重构、人口重构、聚落街巷重构以及公共空间重构等方面进行了未来乡村景观重构研究。传统乡村景观的形成主要驱动有因素自然条件及耕地、水资源、建设用地、交通及风水等;未来乡村景观的形成主要基于乡村的功能定位及交通区位、经济区位、土地供给和发展资源等。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乡村景观重构的理论与方法,包括风水学理论、美学理论、诗意栖居理论、游憩学理论、形态学理论、环境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历史学理论、城乡融合的理论等等;本项目研究首次提出了未来乡村社区现代化的乡村景观建设的三大类型包括特色田园农庄(农场-生产单元-现代农业与精耕农业-酒庄-渔庄)、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的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生产、居住与游憩)和特色田园小镇(城乡人居试验区-选址-布局-规模-居住-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管官商-生活居住游憩-康养-医养-新型社会形态)及其构成因素,包括人口(规模-质量-分布)、产业(类型-规模-规划)、人居(规模-形态-布局)、社会(组织-结构-管理)、经济(结构-规模-安全)等;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乡村景观重构和建设模式,包括:生产模式、娱乐模式、风水模式、景观审美模式、 功能模式、生态模式、乡土模式、方言模式及文化记忆模式等等;本项目研究进行了跨学科跨专业的乡村景观解读、识别、形成机制与价值判断的研究,包括自然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旅游学、传统聚落、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及生物基因图谱等等;本项目研究的创新性在于从景观基因理论的角度提供了一种从自然科学视角解析村落景观特征的思路方法,将景观基因理论应用于乡村景观的识别和保护中能够最大限度精准地保护地域景观的独特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李景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蔓延与乡村景观生态安全互动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

批准号:4130117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范建红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景观生态与景观美学的耦合机理研究:以庐山森林景观为例

批准号:4127115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周年兴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蓝绿协同的城市湖泊公园景观绩效与优化调控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批准号:3177075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裘鸿菲
学科分类:C1612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LCA的区域性乡村景观游憩网络构建-以京津冀平原地区为例

批准号:5160827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坤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