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白光LED用红色荧光材料发光效率低和易劣化的弊端,本项目计划把有机Eu(III)配合物应用于白光LED的研究。目前Eu(III)配合物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紫外光对有机配体的破坏而影响了其使用寿命,而大多数Eu(III)配合物的激发波长又很难移至可见光区。项目采用合理的分子设计,以具有适当π共轭体系的含芳香炔β-二酮类分子作为配体,通过改变取代基团来调控有机配体的性能,研究配合物分子内部的能量传递机理,使配合物的激发光谱红移至可见光区。进一步筛选出能被蓝光激发、性能稳定和发光效率高的红色荧光材料,并搭配使用其他发光波长的荧光材料来组合形成白光,提高白光LED的发光性能,建立调控发光性能的基本模型。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Eu(III)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能量传递机理研究以及发光性能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为Eu(III)配合物在LED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完成了7个系列的共轭芳香炔的单β-二酮类配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建立了合理的有机配体合成新路线。我们以这些单β-二酮类分子作为第一配体,1,10-啉菲罗啉或水分子作为第二配体来制备其相应的三元或二元Eu(III)配合物,完成了相应Eu(II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相关物理性能如:紫外、荧光、荧光寿命、量子产率、能带结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考察了各种不同的取代基团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相应钆配合物的低温磷光光谱来探讨有机配体和Eu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筛选出17个能被蓝光激发且发光效率高的配合物应用于涂布和封装InGaN基LED芯片研究,制备红光LED,并通过搭配使用其它发光波长的荧光材料来制备白光LED,研究其发光性能。 总结有关结果,已经发表了以下6篇论文以及申请专利1项,同时还有一些后续的研究结果即将发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蓝光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发光材料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
白光LED用特殊价态离子掺杂红色荧光体的制备、结构调控及发光性能研究
白光LED用高效红色荧光粉的控制合成及发光机理研究
基于层状氢氧化物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性能及发光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