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传热-还原-钒走向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412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杨绍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攀枝花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厚生,丁泓兵,马兰,汪玉涛,周兰花,黄平,吴恩辉,李俊翰,李尚勇
关键词:
还原钒钛磁铁矿数学模型传热内配碳球团
结项摘要

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高温快速还原过程中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如球团和料层传热与还原之间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碳对球团预还原、深还原以及金属化球团高温熔炼分离所得钛渣(FeO)含量、生铁[C]和[V]含量的综合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目前鲜见报道或存在争议。本项目依传热学基础理论推导球团和料层导热系数、温度场分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微型无线热电偶预埋法在线监测还原过程单球和料层温度变化,验证数学模型;依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计算球团中铁钒钛氧化物还原速度、金属化球团高温熔炼分离所得钛渣(FeO)含量、生铁[C]和[V]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在自制试验转底炉、50KVA试验电弧炉上进行试验验证。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探明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传热-还原-钒走向规律及互相作用机理,这对提高钒钛铁精矿还原效率、优化还原和铁钒钛分离工艺、丰富完善有关还原熔分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高温快速还原过程中传热及与还原之间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金属化球团熔分-深还原过程中钛渣中(FeO)含量、残碳量及生铁中[C]与[V]走向的综合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等,未见或鲜见研究报道。本项目既在此方面开展基础研究。. 将传热学与直接还原基本理论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影响钒钛铁精矿内配碳多球团料层和单球团内部导热的影响因素,表明在加热还原过程中球团综合导热系数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球团制备工艺参数、还原工艺参数均影响其综合导热系数;推导出了内部发生吸放热反应的球团温度场数学模型,提出了多球团料层传热未反应层模型。. 改装传统材料导热系数测试仪,实测球团内部综合导热系数为(0.2~0.7)W/(m•K),探明高温快速还原条件下内配碳球团和多球团料层的综合传热系数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研制出内插热电偶的内配碳球团制备装置及温度场在线实时测试试验装置,获得大量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探明了球团及料层内温度场、传热速度对铁氧化物还原程度的影响机理,验证了多球团料层传热未反应层模型正确;球团料层升温是非性线升温,内部温差均随炉温升高而增大,最大温差20℃~30℃,温度梯度为8.3℃~12.5℃/cm。. 研究了钒钛铁精矿碳热直接还原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表明还原出的[V]、[Si]、[Ti]等元素溶入生铁液中。同时,在渣-铁界面处渣中(FeO)、(V2O3)均能与[V]、[Si]、[Ti]发生耦合反应而生成相对应的氧化产物,从而影响钒的走向,直接还原过程反应受扩散控制。. 利用聚集电子相炉渣组分活度模型,计算出了模拟渣系中铁、钒、钛、硅氧化物的活度,利用瓦格纳理论计算了模拟铁水中钛、钒、硅的活度系数,并根据炉渣组分活度模型的元素分配常数计算公式,计算了钒、硅、钛在渣铁间的分配比。研究了影响渣-铁间元素还原的主要因素。依铁平衡和碳平衡原理,建立了金属化球团中残碳量、金属化率、钛渣中(FeO)含量与钒进铁率的影响数学模型。. 上述研究成果为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对探明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传热-还原-钒走向规律及互相作用机理,对提高钒钛铁精矿还原效率、优化铁钒钛还原分离工艺以及丰富完善有关熔分-深还原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杨绍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钒钛磁铁精矿碳热还原原位铝热强化及机理

批准号:5150411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胡途
学科分类:E04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高铬型钒钛磁铁精矿选择性直接还原过程钒铬钛迁移机理和调控规律研究

批准号:5137419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丽娜
学科分类:E0409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钒钛磁铁矿球团还原膨胀的结晶化学变化机制

批准号:5190434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凤
学科分类:E04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钒钛磁铁矿球团软化滴落行为机理研究

批准号:5120401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国宏伟
学科分类:E04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