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壤固碳和碳库演变机制是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以国家农业土壤肥力监测基地网在东北黑土、中部潮土和南方红壤三大典型农业土壤上设置的3个长期肥料试验为基础,利用采集与保存的历年土样,通过氧化性分组、比重分组、颗粒大小分组、土壤团聚体分级等有机碳分组技术,分析易氧化有机碳、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土壤颗粒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评价典型农业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库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区域差异,提出我国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时空演变规律,及耕作和施肥(化肥、农肥、秸秆)措施的有机碳库提升效应。从活性土壤碳库和微团聚体水平上,分析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与存在方式以及耕作施肥措施的影响,提出比总有机碳(有机质)更能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有机碳库指标。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技术选择及耕地质量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演变特征及碳库组分差异
长期施肥下典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演变特征
长期施肥下典型农业土壤团聚体中有机氮库稳定性机制研究
我国典型黄壤有机碳库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特征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