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是氮的重要气态化合物之一,自从人们发现NO破坏O3后,NO研究即成为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虽然绝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NO的交换量仅占氮总量的很小部分,但土壤-植物系统所产生的这部分氮却是大气对流层NO浓度的主要贡献者。在全球尺度上,微生物过程中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是土壤NO源、汇的主要机制,而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则是影响土壤NO产生,吸收与生物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我国关于生态系统中的NO生物排放研究起步较晚,仅在农田和亚热带森林有少数的野外监测结果的相关报道。因此,在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地形组合齐全,土壤和景观类型丰富的东北温带地区开展不同景观带下土壤NO生物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不仅可以全面的估算温带地区不同生态系统NO的排放状况,对比不同影响因素下土壤NO的排放强度,还可揭示我国温带土壤NO的产生与排放机制,以丰富氮循环研究内容,完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东北地区植物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主要根/土过程与机理
人类活动影响的温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潜力
温带草地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研究
氮沉降增加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