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作为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示生物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31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1.00
负责人:麦碧娴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敏,莫凌,余乐洹,张强,冯岸红
关键词:
生物指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区域污染鸟类生态风险
结项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关注,区域POP污染状况研究及风险评价是POPs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项目拟以珠三角环境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对区域内鸟类资源的调查与体内组织污染物(PBDEs、PCBs和OCPs)分析检测、结合其生活习性并与环境样品比对,找到指示珠三角不同功能区区域环境污染的鸟类物种。同时通过分析非破化性监测(鸟羽、鸟蛋)与破化性监测之间关系,探讨鸟羽作为POPs非破化性监测材料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指示性鸟种的污染数据,评价珠三角地区POPs的生态风险。本项目的完成有助于认识珠三角地区POPs区域污染的生态风险,也为区域POPs污染研究和评价提供新的模式和技术手段。

项目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关注,区域POP污染状况研究及风险评价是POPs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项目基于实地野外群落组成观察和已有研究积累,选取了3种陆生雀形目鸟(白头鹎,棕背伯劳和鹊鸲)和1种水生鸟(普通翠鸟)作为目标鸟类,分析了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多溴联苯醚等卤系阻燃剂)在这些鸟类中的残留和组成,探讨了陆生雀科鸟及水生翠鸟作为珠江三角洲区域POPs污染指示性鸟种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尽管POPs在这些鸟类的残留与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关,但HFRs的组成更多地受控于鸟类的食性及对HFRs的代谢能力,提示用鸟类作为监测HFRs污染时要考虑生物差异性富集的影响。采集了珠江三角洲不同区域指示性鸟类样品,评价了珠三角陆生和水生环境中POPs的污染现状和区域污染特征的差异性,揭示出珠江三角洲地区POPs污染组成模式的区域性差异:北部以有机氯农药残留为主,表现出传统农业污染的状况;中东部以多氯联苯和卤系阻燃剂为主要污染物,主要受电子垃圾拆解业和本地电子制造业的影响;西南部多氯联苯污染明显,反映电子垃圾源污染物的区域扩散情况。通过与毒性参考值(TRVs)对比,评估了POPs对普通翠鸟潜在的毒害作用,发现PCBs污染可能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普通翠鸟的生殖和发育方面带来潜在的毒害作用。分析了鹤山丘陵地区三种陆生雀形目(白头鹎、黄腹鹪莺和暗绿绣眼鸟)鸟蛋中POPs的富集特征,阐明了鸟类食性和代谢对鸟蛋中POPs富集程度和组成的影响;以鹊鸲和普通翠鸟为目标鸟种,探计了鸟羽作为非破化性监测的材料监测POPs的可行性,发现水生鸟羽毛作为非破坏性监测材料比陆生鸟羽毛更具有应用价值,可同时指示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组成模式,然而陆生鹊鸲鸟羽中污染物的组成模式与其肝脏、肌肉存在明显的差异,暗示陆生鸟类鸟羽作为POP监测生物材料时,可能还需要更多其它考量。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区域POPs污染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项目共发表SCI源论文13篇,培养博士毕业生4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麦碧娴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9302031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77306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27212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632012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3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157308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308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3063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177312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鸟类迁徙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输送研究

批准号:2147715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庆华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手性特征指示南极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来源与环境行为研究

批准号:4167618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璞
学科分类:D061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理、暴露水平及区域风险研究

批准号:4033202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郑明辉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1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的生物学评价

批准号:3036009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董武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