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V编码的瘤蛋白LMP1对程序性坏死调节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430064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20.00
负责人:曹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罗湘建,肖兰博,李伟,唐敏,于新芳,刘小兰,谭哲琼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潜伏膜蛋白C03_鼻咽肿瘤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EB病毒
结项摘要

Necoptosis/regulated necrosis, a novel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irus infection and host defence. The inhibition of necroptosis by virus is important for host cell suvival.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ecroptosis and our previous studies. Here, we choos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s a model and focus on the mechanism of necroptosis regulated by EB virus-encoded LMP1. We intended to clarify the regulation of the ubiquitina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by LMP1 in the process of necroptosis. And we also want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LMP1-mediated RIPK activa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necroptosis and the mechanism of necroptosis induced by neoalbaconol. It would establish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EBV and necroptosis, to provide importa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the EBV-related cancer.

程序性坏死作为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应对病毒感染及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病毒感染后抑制程序性坏死的发生,可能在维持宿主细胞存活中发挥重要功能。本项目立足于当前对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前沿进展,以我们的前期工作为基础,以鼻咽癌为主要研究模型,拟重点探讨EB病毒编码的致瘤潜伏膜蛋白1(LMP1)对程序性坏死调控的新机制,阐明EBV-LMP1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的泛素化、磷酸化在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明确LMP1介导的RIPK活性改变在调节程序性坏死中的效应,建立EB病毒编码的瘤蛋白与程序性坏死之间的新联系;探讨天然产物neoalbaconol激活肿瘤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提出EBV通过调节程序性坏死使肿瘤细胞抵抗死亡信号的新证据,诠释其调节程序性坏死相关分子的新功能,为EBV相关肿瘤的防治提出新思路。

项目摘要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重要DNA致瘤病毒,EBV潜伏感染时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er protein 1,LMP1)是重要的致瘤蛋白。本项目以鼻咽癌为主要研究模型,以EBV为重点,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明确了EBV-LMP1抑制肿瘤细胞的程序性坏死;.(2)揭示了EBV-LMP1调节肿瘤程序性坏死的分子机制;.(3)明确了EBV-LMP1抑制程序性坏死与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内在联系及与治疗抗性的意义;.(4)发现了天然产物NA激活肿瘤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1. 研究发现在程序性坏死诱导剂作用下,EBV可以保护鼻咽上皮细胞免于程序性坏死。LMP1-CTAR2结构域以RHIM非依赖的方式直接结合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1、RIPK3,直接对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抑制。此外,LMP1促进TRAF2介导的RIPK1-K63多聚泛素化,抑制RIPK3-K63多聚泛素化,间接调控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发生。.2.RIP3是调控程序性死亡的关键激酶分子,RIPK3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是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EBV(LMP1)降低TETs酶活性,诱导RIP3启动子区高甲基化。EBV(LMP1)抑制延胡索酸水化酶(FH)活性,促进延胡索酸累积,降低TETs酶活性及RIP3表达。延胡索酸抑制TNF诱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从而确定了EBV(LMP1)抑制程序性坏死的代谢及表观遗传机制。.3.Drp1是线粒体关键的分裂因子。EBV (LMP1) 提高Drp1的活性并重塑线粒体的形态结构,EBV (LMP1) 差异调控不同信号轴(AMPK Thr172 /Drp1 Ser637,CyclinB1/Cdk1/Drp1 Ser616)促进线粒体分裂抵抗细胞死亡,分别用二甲双胍活化AMPK及用葫芦素阻断CyclinB1/Cdk1抑制Drp1活性显著改善对顺铂的化疗抗性.阐明了EBV (LMP1)调控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信号轴抵抗细胞死亡的新机制。.4.NA(Neoalbaconol)是从高等真菌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小分子化合物。NA促进RIPK1/RIPK3互作、复合物形成以及泛素化水平、活化NF-κB非经典通路诱导细胞坏死,同时诱导RIPK3依赖的细胞内ROS的产生与积聚。明确了天然产物NA激活肿瘤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2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3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DOI:10.16119/j.cnki.issn1671-6876.2017.04.001
发表时间:2017
5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03
发表时间:2020

曹亚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7417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30301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237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080015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1968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77304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148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3010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67270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470299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144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81302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DNMT1介导EBV编码瘤蛋白LMP1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24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石峰
学科分类:H18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HSV病毒蛋白调节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67143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何苏丹
学科分类:C07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EGCG靶向EBV LMP1抑制EBV裂解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0147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素芳
学科分类:H18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程序性细胞坏死执行效应蛋白MLKL活化与调控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57142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华翌
学科分类:C070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