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直接或间接与驾驶员相关的因素引起的事故在大多数研究报道中几乎都超过了2/3,而这些事故的最主要致因是驾驶员的不当决策。驾驶员的驾驶决策是在接受道路、交通及路侧环境景观信息刺激后进行的。以往相关研究中,关注重点主要是驾驶员在不同道路特征参数下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对道路景观与行车安全相互作用规律及影响机理很少涉及。本项目以事故多发且相对严重的山区公路弯道为研究对象,在协同理论指导下,基于人机工程学、仿真分析方法,研究驾驶员、弯道分类方法,分析驾驶员在不同景观属性和道路条件下心理和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探究山区公路弯道景观、弯道线形和驾驶员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山区公路弯道处三要素协同作用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公路景观与行车安全关系提供参考。
本项目以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以项目组搭建的驾驶员信息采集系统为支撑平台,以山区弯道景观对安全行车的影响为研究目标,开展了驾驶员在山区道路行驶时的行为及机理研究。项目首先研究山区公路弯道处景观、道路的特点,驾驶员的特点,提出弯道的分类方法和驾驶员选择依据;在实际道路调研和驾驶员调查基础上选择试验弯道路段及驾驶员,并进行试验研究;为研究模拟驾驶实验代替实车道路实验的可行性,研究一种用于山区弯道驾驶员生理要素变化规律分析的对比研究体系,设计了模拟驾驶数据采集平台、实车实验数据采集平台以及实验流程;进行驾驶模拟器和实际道路驾驶时驾驶员心率变化规律研究,建立不同路况时驾驶员心率变化模型,找寻驾驶模拟器驾驶和实际道路驾驶时驾驶员心率变化差异,探究了山区公路弯道景观、线形和驾驶员三要素的作用机理;以景观色彩均值、驾驶时间为自变量,驾驶员心率均值为因变量,基于趋势面分析方法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更方便的进行山区道路对行车安全影响特点的研究,构建山区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仿真流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仿真软件,为研究山区道路驾驶员行为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项目研究中,总结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组申报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EI检索5篇,1篇待检索;项目组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5人。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的各项规定指标的要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驾驶人-车-路协调的山区复杂公路行车安全度辨识理论研究
山区公路高桥墩路桥过渡段行车安全及对策研究
基于全景视觉的山区公路线形与运行车速智能协同模型研究
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沙漠草原公路长直线段对行车安全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