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导向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10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秦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韩笋生,叶裕民,张磊,陈宇,焦永利,田卉,戚斌,苗芬芬
关键词:
居民碳排放城市空间结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碳排放模型
结项摘要

In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becomes a key strategy, whil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in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Based on the intensive empirical study on Beijing,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After collecting large scale survey data,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the total volume of carbon emissions in Beijing on the Level 1 and Level 2, and decomposes the component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analyz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 spatial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Beijing, this research constructs a quantitative model of urban form indicated by employment accessibility, population density, building density, land-use mix, etc. and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a generalized urban form – carbon emission model will be constructed for comparing different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is research is not only significant for constructing low carbon Beijing, but also important in exploring a generalized pathway for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so as to construct low carb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低碳城市”已成为必要举措;空间结构优化对于城市减少碳排放有长期、结构性的作用,是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本项目基于北京的实证研究,探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在大规模入户调查和其他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明确北京尺度1+尺度2的碳排放清单,并厘清交通、建筑和产业碳排放的结构关系;在分析北京城市空间重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就业中心可达性、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用地混合度等空间结构特征指标与居民碳排放之间的定量模型;结合其他城市研究,进而构建一般化的空间结构-碳排放模型,对不同空间结构的规划方案进行碳排放动态模拟,最终确定基于低碳导向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方案。研究不仅对于建设低碳北京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更是探索低碳导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从而在学术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项目摘要

基于青年项目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本项目沿着申请书中所设计的研究框架,研究团队(1)梳理了大量文献,总结国内外若干城市碳排放总量和构成的演变趋势,进而对北京碳排放结构进行计算和甄别,发现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北京工业碳排放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交通和建筑所产生的碳排比重稳步提高。针对全国各省市碳排放的非参数模型分析同样发现空间形态对于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北京以及跨城市的研究均表明空间结构优化对于城市减少碳排放有长期、结构性的作用,尤其是要倡导紧凑式的城市开发格局。(2)为探索城市空间结构对居民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强度,项目组在北京先后三次进行大规模的入户调查,获取3405份问卷。2010年进行了1400份居民碳排放入户问卷调查;2012年聚焦于15个典型社区,获取了905户居民的问卷数据;2015年继续选择16个典型社区以及工作场所,获取1100份居民和就业者问卷数据。在问卷和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发现建筑密度、用地混合度、就业可达性和公交可达性均对居民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并由此对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着手展开系统研究,形成一部专著《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3)基于已有研究发现,项目组也着手形成北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并结合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对我国低碳城市政策展开系统分析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培养6位博士研究生和9位硕士研究生,同时积极展开各种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总体而言,本项目共计完成2部著作、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6篇国际SSCI期刊论文(均为第一标注),较好地完成了申请时所计划的研究发表、指导教学、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秦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003002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7253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183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7302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0321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114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1866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7229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7515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0203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7038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035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0110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居民碳排放调查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批准号:4100110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秦波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低碳导向型城市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

批准号:7143100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石琴
学科分类:G0102
资助金额:2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低碳目标下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协同优化策略研究—以厦门为例

批准号:4107110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慧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复杂多目标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模拟与优化

批准号:4117130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小平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