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青藏高原上最先受到印度季风影响且影响程度最为剧烈的区域,发育了巨大的海洋型冰川群,使之成为研究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与印度季风关系的最佳地点。本项目拟在藏东南岗日嘎布山钻取冰芯,通过对冰芯样品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获取近百年来冰芯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的时间变化序列;利用藏东南冰芯极高的时间分辨率特点,恢复冰芯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的季节变化;结合周边气象台站资料及NCEP/NCAR资料,阐明冰芯中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变化的影响因子,探讨在不同季节途径藏东南水汽通道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来源变化,揭示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对印度季风强弱变化的响应,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响应关系提供更为明确的解释;并以稳定同位素记录和积累量序列为基础,重建藏东南地区过去一百年来印度季风的演化过程,为进一步认识印度季风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预测未来季风变化提供研究基础。
冰芯稳定同位素为研究青藏高原过去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但青藏高原季风区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与气温和印度季风的关系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项目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海洋型冰川区作求普冰川钻取冰芯,分析了冰芯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记录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与气温和季风活动的关系。研究发现,作求普冰芯的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记录均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冰芯稳定氧同位素与邻近气象站年平均气温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间尺度上,作求普冰芯稳定氧同位素记录与气温变化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海洋型冰川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仍然反映的是气温变化,表现为温度效应。此外,本项目分析了青藏高原南部的宁金岗桑冰芯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记录,结果发现,宁金岗桑冰芯稳定氧同位素序列与季风期气温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季风期水汽源地SST变化对宁金岗桑冰芯过量氘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宁金岗桑冰芯过量氘记录的显著升高趋势与赤道印度洋地区SST的升温和青藏高原南部季风降水的减少密切相关。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认识青藏高原季风区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与区域气温和印度季风活动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印度季风变化与东亚季风耦合关系:石笋同位素记录研究
35万年来印度季风变化及与东亚季风耦合关系:石笋同位素记录研究
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
南印度洋海温主要模态与南半球季风环流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数值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