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理论上阐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依据物质代谢过程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上的投影,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的时空演变模型,并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区域- - 苏州市为例,建立不同层次(地级市、县城以及重点镇)物质代谢帐户,模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物质代谢响应的时空演变过程与特征,以揭示不同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代谢效应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时空差异,进而构建区域物质代谢响应演变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以判断土地利用变化对物质代谢效应演变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物质代谢过程产生的长期影响以及时空分异。最后,提出物质代谢效率高,且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布局模式,以为健康城市化发展以及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研究成果还将对进一步推进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研究的发展具有学术意义。
摘要:在从理论上阐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总结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物质代谢响应规律,依据物质代谢过程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上的投影,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的时空演变模型,建立区域物质代谢帐户,模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物质代谢响应的时空演变过程与特征,进而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模型,以判断土地利用变化对物质代谢效应演变的影响程度。研究期间,发现苏州市建设用地增加最多,变化最为剧烈,耕地等地类呈现减少的趋势,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加深。1995-2009年,苏州市物质代谢吞吐规模持续增加,这与土地利用程度的提升和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密切相关。苏州是以市外输入的物质资源为主。并通过计算苏州市环境压强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物质代谢效应,发现2000年以后苏州市的环境压力大幅提高。从而,针对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特征提出了优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气温时相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区域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
区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集成分析
农业补贴政策的农户行为响应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苏典型区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