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健康问题,约60%为遗传性耳聋。GJB2、SLC26A4及线粒体12SrRNA因出现频率高而成为临床首选的耳聋诊断基因。我们采集云南5个特有少数民族(傈僳族、佤族、傣族、白族、纳西族)遗传性耳聋的标本,应用基因芯片及测序技术检测4个基因中9个热点突变:GJB2(35delG,176del16bp,235delC,299_300delAT); GJB3(538C>T);SLC26A4 (IVS7-2A>G,2168A>G);线粒体DNA12SrRNA (1555A>G,1449C>T)。对未检测到突变的标本测GJB2全序列;对有mtDNA突变的标本检测961insC。为挖掘民族遗传资源,首次在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中检测易感聋病基因的突变类型和频率,为发现和预防耳聋,降低药毒性耳聋发病率,指导该地区开展遗传咨询和预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耳聋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在知情同意后,课题组在云南省9个地州市,采集到1081份聋生标本,含25个民族,有14个为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4个常见致聋基因9个突变热点检测,结果发现,在1081名聋生中, GJB2 235delC的携带率为8.32%,其中6.08%为纯合突变;GJB2 299_300delAT杂合突变的携带率为0.60%。mtDNA12SrRNA 1555A>G的携带率为2.04%。SLC26A4 IVS7-2A>G的携带率为2.64%(其中0.66%为纯合突变)。在988名聋生中SLC26A4 2168A>G的携带率为0.81%(其中0.10%为纯合突变)。未检测到GJB2 35delG,176del16bp, mtDNA12SrRNA 1449C>T, GJB3 538C>T的突变。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常见致聋突变热点在云南省部分聋生中的分布频率,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云南地区汉族和四个主要少数民族耳聋人群的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异同性分析
广西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致聋基因突变谱鉴定和功能研究
云南地区主要民族聋病患儿易感基因突变分子病因学研究
我国特有小型猪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