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由于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电子显示设备以及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来,实验上制备出了许多低微TCO材料的纳米结构,然而,理论上对其电子结构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项目主要通过构建TCO纳米结构的模型,计算TCO纳米材料的形状、尺寸、表面以及掺杂等对其电子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指导TCO纳米结构在太阳能电池技术中应用。主要包括:(1)发展理论和计算方法用于准确描述TCO纳米结构中的电子结构,包括表面的处理,杂化泛函(PBE0,HSE)应用等。(2)构建TCO纳米结构的模型。(3)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TCO纳米结构尺寸、形状以及掺杂对电子结构、载流子输运性质等的影响。主要研究材料有In2O3、SnO2及ZnO等。(4)研究TCO纳米结构表面和界面对导电性及光学性质影响。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在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设备、电致变色智能窗以及薄膜晶体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构建TCO纳米结构的理论模型,系统地研究了TCO纳米结构的表面、界面及杂质态对其电子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指导TCO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取得的成果有:1)研究了赝氢和真实氢钝化对TCO纳米结构的电子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发现,对于TCO纳米结构,真实氢钝化会在带隙中产生中间态,从而显著降低能隙,而赝氢总是增加能隙。随着元素电负性的降低,真实氢和赝氢钝化对纳米结构的能带结构影响会越来越小。我们首次利用能带耦合模型解释了这一现象。2)解释了非晶TCO及其非晶纳米颗粒与非晶共价化合物间导电不均衡性的物理根源,即,对于非晶TCO材料,非晶化所引入的杂质态主要分布在导带或价带边,属于浅能级杂质态,所以非晶TCO及其非晶纳米颗粒仍具有很好的电导率和透光性。而在非晶共价化合物中,非晶化将会引入大量的杂质态分布在能隙中间,形成局域的复合中心,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电导率。我们也进一步用能带耦合模型清楚地解释了上述物理现象。3)研究了TCO ZnO同GaN超晶格界面结构及其稳定性,我们发现异价ZnO/GaN半导体超晶格的界面能,不仅取决于界面处的键能还取决于由一些错乱键(例如Ga-O或Zn-N键)所产生的库仑能。对于长周期的ZnO/GaN异价半导体超晶格,在所有的生长方向中,沿[110]方向生长具有最低的界面能,这主要是由于消除极化后所形成的界面中,沿[110]方向单位面积内有着最少错乱键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的P型掺杂研究
一维铁电纳米线的尺寸和表面效应第一性原理研究
金属纳米晶材料晶格畸变的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