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应用不断更新的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库、最新的矿物固溶体成分-活度模型和THERMOCALC程序,正演模拟西大别洋壳和陆壳榴辉岩及石榴角闪岩在NCKFMMnASHO体系下的相平衡关系,在P-T、P-X和T-X视剖面图上厘定各自的变质演化和P-T-t轨迹,查明两类榴辉岩的保存、退变质进程的控制因素以及流体在变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推演二者所反映的不同构造过程,为探索大别造山带洋壳与陆壳俯冲和折返的机制提供岩石学证据。
相平衡研究显示,西大别榴辉岩及石榴角闪岩经历了相似的高压变质演化历程,流体在榴辉岩及其角闪岩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不饱和环境是榴辉岩能够在中下地壳范围内保存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榴辉岩中的部分矿物组合和成分还记录着高压甚至超高压变质条件及演化历程。榴辉岩及其角闪岩化的矿物组合和成分变化,主要反映了中下地壳范围内的水不饱和环境,及其受外来流体影响而水化程度逐渐升高的过程。由于水不饱和环境不利于变质反应的进行,榴辉岩和石榴角闪岩的现存矿物组合、成分和结构常记录或反映了多个变质阶段的不平衡状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北大别榴辉岩相岩石的峰期变质条件研究
大别山西段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变质相平衡关系研究
西大别浒湾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年龄和原岩性质及其意义
大别古老超高压变质带与新西兰现今陆壳俯冲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