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酶类晶体蛋白在维持角膜的生理性透明状态和角膜变性疾病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王宜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格,翟华蕾,刘廷,陈鹏,牛静宜,任胜卫,张峰
关键词:
角膜透明性哺乳动物非酶类晶体蛋白角膜变性表达
结项摘要

关于角膜透明性的生物学基础一直备受关注但尚无定论。近年文献资料表明酶类晶体蛋白在从低等到哺乳动物的角膜内表达,但非酶类晶体蛋白即α、β、γ晶体蛋白家族仅在低等动物的角膜中表达。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首次表明非酶类晶体蛋白也在小鼠和人类角膜内表达并且其表达量在自发角膜变性的小鼠角膜中存在明显变化,提示非酶类晶体蛋白可能在维持角膜透明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在小鼠发育生长的不同阶段以及自发或诱导的角膜变性小鼠模型的不同发病阶段,非酶类晶体蛋白在角膜内的表达情况,研究体外培养的角膜细胞在对外源性刺激信号反应过程中非酶类晶体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以及应用干扰RNA、基因转染等技术抑制或增强培养的角膜细胞或小鼠在体角膜内非酶类晶体蛋白的表达后对角膜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小鼠角膜透明性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化、基因芯片技术等探讨相关机理。课题完成后将为解决角膜透明性的生物学基础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关于角膜透明性的生物学基础一直备受关注但尚无定论。本课题首次证明决定晶体透明的主要物质即非酶类晶体蛋白也在小鼠和人类角膜内大量表达,并且其表达量在自发变性的小鼠角膜中存在明显变化,提示非酶类晶体蛋白可能在维持角膜透明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缝线或碱烧伤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本课题进一步发现非酶类晶体蛋白与酶类晶体蛋白在角膜病理过程中表现截然相反,提示二类晶体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应用重组aA非酶类晶体蛋白可以显著抑制小鼠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可溶性VEGFR有关。课题为阐明角膜透明性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依据,为防治角膜透明性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课题成果发表SCI论文6篇,受到国际同道关注,两次受邀在国际学术大会发言报告课题成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DOI:10.3969/j.issn.1005-2542.2020.02.009
发表时间:2020
5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非酶类晶体蛋白的信号通讯对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调控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8110064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朱玮
学科分类:H130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去甲肾上腺素在维持角膜上皮稳态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批准号:8190083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雅
学科分类:H13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细胞自噬在角膜缘干细胞稳态维持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

批准号:8187062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祖国
学科分类:H1301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角膜基质细胞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813300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祖国
学科分类:H13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