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药甘遂在经典古籍中的药效作用与毒性、刺激性研究为导向,采用效应差示血清指纹图谱法,比较生甘遂、甘遂与甘草合用以及经典醋制甘遂在对证机体产生最大和最小效应时血清指纹图谱的变化,通过差示的方法表达,参照体外给药前指纹图谱,寻找到效应物质群,并将该物质群用于对证模型,结合色谱,质谱及波谱等方法追踪分离和鉴定甘遂的效应物质,最后进一步阐明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从而建立甘遂及其炮制品科学的质量标准。.本课题研究了具有"泄水圣药"之誉的甘遂,针对其行水,具峻泻之功的传统应用作用进行有效成分分析,同时也通过炮制前后以及毒性刺激性作用进行毒性成分分析,从而寻找到效应物质基础。该课题研究利用现代药理、药化、分析等多门学科相结合,从研究机体血清指纹图谱化学组分数相应变化差中,寻找效应物质基础,为真正揭示传统中药活性及毒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中药质量的标准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本项目基于传统药效对甘遂不同炮制品进行效应物质研究,围绕研究目标,较好地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项目针对甘遂成分极难入血和泻下模型难以反映药效的情况,积极调整研究策略,针对难吸收有毒中药,建立了代谢组技术平台,为探索该类中药的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已成为本课题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2)此外对甘遂毒性物质基础,通过构建谱效关系,在以化学分离和液相质谱联用全面分析物质基础上,确定了甘遂毒性部位。并结合代谢组学探索了甘遂的毒性可能的作用途径。.(3)在原有计划上,还进行了中药不同炮制品差异分析的方法学研究。首先尝试建立液相质谱联用(LC-MS)-化学计量学技术研究有毒中药炮制前后的差异,为中药炮制的原因和质量控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其次进行了DART(实时直接分析质谱离子源)进行快速不同炮制品的分析研究;第三采用一测多评技术、一标多评技术建立了甘遂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第四采用LC-MS,通过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测定了甘遂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主要结论:.(1)甘遂中假白榄酮醇酯和其中含量最高的大戟二烯醇(三萜)类成分与甘遂中活性和毒性相关性不大;.(2)巨大戟二萜类化合物是甘遂中主要效应物质。本研究在毒性分析中发现分子量一定范围的巨大戟二萜类在三种炮制品中都有降低。而细胞毒和急性毒性均表明富含该类化合物的部位也具有强的细胞毒和急性毒性;.(3)甘遂毒性并没有表现为明显的脏器毒性,降低肠道刺激可能是甘遂炮制减毒的主要原因。代谢组研究显示甘遂作用体内后,显著阻断了胆汁酸的肝肠循环,抑制了此类化合物的吸收。进而会影响体内脂肪吸收和代谢途径;.(4)甘遂三种炮制品中,醋制甘遂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法定炮制品,而其它两种仅在地方中药标准中。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醋制法所得到的炮制品并没有显著降低甘遂中各类成分,减毒效果值得怀疑;而豆腐制品可能是效果较好的一种炮制品。而作为十八反的甘草制甘遂,我们能在炮制品中观察到甘草中的成分,但对甘遂的影响与豆腐制品类似。由于甘草次酸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降低体液排出,与甘遂效应相反,因此不宜作为法定炮制品。.项目共申请一项专利,发表一篇SCI(IF=2.9)文章,此外还有至少两篇文章待发表。通过本课题培养博士生两名,一名中药学博士研究生已毕业,同时还有一名中药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中药经方及其加减方的复方颗粒汤剂化学组成和药效学研究
以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探索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抗血栓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的构建研究
中药藿香正气水作用于肠道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