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安全贮藏是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必要前提。种子贮期活力的保持至关重要。明确贮藏条件对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种子水分和活力影响的规律,则可通过调控贮藏条件以延缓种子活力下降的速度。种子初始水分、贮藏温度和湿度等贮藏条件都会引起贮期种子水分的变化,进而引起活力变化,并最终决定了种子的种用价值。国内外研究者曾就温度和湿度两因素对贮期种子水分吸收规律进行过研究,建立了等温线模型并进行了修正,但由于该模型只涉及了温度和湿度两个因素,在用于影响因素更为复杂的仓贮管理时受限。实际上,贮藏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涉及到更多的因素。本研究拟以我国北方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试材,系统研究贮藏初始水分、温度和湿度3因素对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相关酶活性、幼苗质量等的影响规律,并建立温度、湿度和初始水分与水分平衡时间之间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为种子安全贮藏提供科学参数,这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湿度和种子初始水分含量条件下种子水分吸湿解吸规律、平衡水分变化以及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1、根据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水分吸湿解吸规律和平衡水分变化,得到种子平衡时间与种子初始水分含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的预测模型,模型经验证,预测性良好。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率、发芽势、苗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逐渐降低,不正常苗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逐渐降低;种子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种子活力的下降而下降;种子内丙二醛含量和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随种子活力的下降而升高。. 本研究综合贮藏温度、相对湿度和初始水分三因素对种子水分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 建立水分平衡时间与贮藏温度、贮藏湿度和初始水分之间的预测模型, 对种仓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深入探讨了不同低温密闭贮藏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活力下降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规律,为不同的种质遗传资源的安全贮存条件设置及适时繁殖更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近地面臭氧和气溶胶对我国北方重要农作物的生理生态影响
水分条件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返青期的影响
种子活力的形成与贮藏蛋白质消长变化的规律
大气污染对我国北方主要植物性森林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