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病(IBD)发病与肠粘膜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异常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反应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报道,AMPK激动剂能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然而,AMPK信号是否能调节IBD肠粘膜异常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及炎症反应等直接关系其病理机制的问题尚无研究。本研究以AMPK信号体外抑制LPS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激活、抑制TH1、TH2及TH17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等前期结果为切入点,进一步体外研究AMPK信号对IBD、结肠炎小鼠肠粘膜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同时利用小鼠结肠炎模型,探讨体内AMPK信号对肠道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本项目从细胞、动物、人体多方面来探讨AMPK信号通路对IBD炎症肠粘膜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以阐明AMPK信号抑制肠道异常免疫反应的机制,为将来利用AMPK信号治疗IBD、深入AMPK信号的药理研发打下理论研究基础。
IBD发病与肠粘膜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异常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反应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报道,AMPK激动剂能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然而,AMPK信号是否能调节IBD肠粘膜异常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尚无研究。本研究发现,AMPK信号体外能抑制LPS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激活、抑制TH1及TH17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并且AMPK信号对IBD、结肠炎小鼠肠粘膜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的具有调节调节;同时利用小鼠结肠炎模型,我们发现,体内AMPK信号对肠道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与体外实验一致。本项目从细胞、动物、人体多方面探讨了AMPK信号通路对炎性肠病炎症肠粘膜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AMPK信号将来有可能成为治疗IBD的新作用靶点。受该项目资助,已经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另有1篇论文已向SCI杂志投稿,修回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ASM信号调节炎性肠病异常Th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TOB1对炎症性肠病肠黏膜组织内Th1/Th17细胞激活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巨噬细胞中mTORC1调控Th17反应及炎症性肠病的机制研究
miR-301a对炎症性肠病Th1和Th17细胞增殖分化的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