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发生生物激活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12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4.00
负责人:艾纯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延延,曹云峰,董佩佩,毛玉玺,夏杨柳,王丹丹
关键词:
过渡态识别与催化生物激活活性中间体P450s酶
结项摘要

生物激活是药物产生机体特异质毒性的最主要诱因之一,因而备受关注。本项目以探索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发生生物激活的机理为目标,在深入探讨细胞色素P450s酶催化机制的基础上,应用结构信息学研究分子理化特征对激活位点识别的影响规律,结合量子化学方法探讨活性中间体生成的催化机制,且应用体外谷胱甘肽捕捉、在体器官灌流等实验进行验证,旨在从底物与P450酶的识别与催化角度探索TKIs分子发生生物激活的机理,从而为预测和防范生物激活相关毒副作用、设计开发更优的TKIs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将对深入理解P450s酶的催化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生物激活是致使药物产生机体毒性的最主要诱因之一,因而成为近几年来药物研发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项目以探索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发生代谢生物激活的潜在机理为目的,以介导代谢激活的细胞色素P450s酶为研究对象,开展药物代谢激活现象的机理研究。通过一年的时间我们主通过建立结合特征识别模型,应用结构信息学研究P450酶以及配体分子理化特征对激活位点识别的影响规律,并结合量子化学方法探讨模拟了TKIs类抗肿瘤药物特罗凯(厄洛替尼)发生生物激活的催化反应路径,通过寻找反应过渡态,分析了活性中间体生成的催化机制,并辅以体外谷胱甘肽实验捕捉生物激活产物。同时作为探索工作,还开展了另一类抗炎类药物二氨基噻吩类分子的生物激活的识别与催化机制,结果发现不同于TKIs,这类分子并不能简单的通过结合特征来识别激活位点,因为其位点选择过程还发生于催化过程。总之,本项目从底物与受体的识别与催化角度探索TKIs分子发生物激活的机理,从而在新型TKIs类抗癌药物设计中为避免生物激活相关毒副作用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将对深入理解P450s酶的催化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艾纯芝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学结构、组织分布与抗肿瘤疗效的关系研究

批准号:8180349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璐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H-4B抗肿瘤作用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0371654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章雄文
学科分类:H35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靶向酪氨酸激酶的抗肿瘤药物联合新型PKC激活剂FTC诱导分化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354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余祖胤
学科分类:H35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研发抗肿瘤药物HSP90抑制剂

批准号:8127336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熊兵
学科分类:H3401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