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英罗湾中全新世以来红树林演变的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和孢粉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0605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9.00
负责人:夏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石丰登,张俊,张志卫
关键词:
中全新世孢粉气候变化有机碳同位素红树林
结项摘要

Mangrove evolution is the long time-scale proce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is clearly recorded by the surrounding sediments. It is a new palaeo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ce mangrove evolution using organic carbon isotope and pollen from sedimentary records. In this study, three sediment co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ypical profile of the Yingluo Bay, Guangxi. Based on the three end-number model, organic carbon isotope (δ13C) and C/N analysi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of mangrove-derived organic carbon. Compared with mangrove pollen assemblage and AMS14C dating, it reveals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mangrove development, migration and its community succession since the Mid-Holocene (~7.5 Cal.ka BP). 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ports on Mid-Holocene sea-level change and extreme climate events, the sedimentary records of mangrove evolution will be successfully reconstructed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制约下的红树林演变是长时间尺度效应。沉积物是记录红树林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佳档案。采用古生态学研究思路,选择有效的示踪参数是解读这一档案的有效途径。本项目拟通过广西英罗湾红树林典型剖面(红树林外缘-中心区-近岸区)3根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δ13C)、C/N分析和红树孢粉鉴定,以沉积物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植物孢粉组合为示踪参数,在AMS14C年龄框架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植物孢粉组合变化的时、空对比研究,揭示中全新世(~7.5 Cal.ka BP)以来英罗湾红树林兴衰、迁移和群落演替特征,进而重塑中全新世以来英罗湾红树林演变历史;并结合前人有关广西北部湾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资料,建立中全新世以来广西英罗湾红树林演变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项目摘要

红树林长于陆海交接带,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气候变化制约下的红树林演变是一种长时间尺度效应,沉积物则是记录这种响应的最佳档案。采用古生态学研究思路,选择有效的示踪参数是解读这一档案的有效途径。本项目选取广西英罗湾和钦州湾典型红树林区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和C/N比为参数,利用三端元混合模型计算沉积物中埋藏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研究发现:红树林源有机碳和红树花粉含量的垂向分布趋势非常相似,可以联合示踪红树林演变;这可以互补单独在示踪红树林演变方面的缺陷。在AMS14C年代框架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花粉组合变化的时空对比研究,揭示中全新世以来广西红树林兴衰、群落演替特征,进而重塑中全新世以来广西红树林演变历史。并结合雷州半岛珊瑚礁记录的海平面变化以及贵州Dongge Cave石笋记录的δ13Cstalag和δ18Ostalag气候信息,建立中全新世以来广西红树林演变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距今2.4–1.9千年和1.5–1.1千年期间,红树林繁盛,对应同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高海平面时期;距今1.9–1.5千年和1.1–0.2千年期间,东亚季风的增强加剧了红树林衰退;距今0.2千年至今,尽管气候温暖、湿润,但伴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红树林持续衰退。进而结合210Pb年龄框架,重塑近百年来广西红树林演变历史:兴盛期、衰退期和复苏期/低谷期。发生在英罗湾1968–1998年间和钦州湾1907–2007年间的红树林显著衰退,对应同期围填海面积和海堤长度的快速增长,而不是气候变化的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全新世以来北部湾海陆交错关键带的孢粉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批准号:4186102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郝秀东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广西英罗湾红树林幼苗库的研究

批准号:39360019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梁士楚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孢粉源动态性的特征研究北部湾西北沿海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

批准号:40606018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李珍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全新世以来广西典型红树林群丛林分结构演替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沉积物埋藏红树叶片C、N、O同位素示踪

批准号:4137607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孟宪伟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