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二相质点影响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机理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102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曾燕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友国,刘文静,吴晋彬,胡冠桥,陈海林
关键词:
第二相质点再结晶织构无取向硅钢
结项摘要

硅钢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磁感和铁损是硅钢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提高磁感、降低铁损是硅钢生产追求的目标。在显著影响无取向硅钢磁感和铁损的四个因素(即成分、杂质含量、晶粒尺寸和晶粒取向)中,杂质含量和晶粒尺寸的控制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想通过这两个因素的控制来提高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潜力已不大。由于通过成分调整(如提高铝硅含量)来降低硅钢铁损的措施往往使硅钢的磁感降低,因此近年来人们逐渐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通过改善织构提高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研究上来。虽然已有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第二相质点对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织构有显著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对其机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项目拟对第二相质点影响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机理进行研究。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提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并为高性能无取向硅钢的制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硅钢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磁感和铁损是硅钢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提高磁感、降低铁损是硅钢生产追求的目标。目前,各生产厂家都是通过控制晶粒大小和杂质含量来提高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且对这两个因素的控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想通过它们的控制来提高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潜力已不大。要进一步提高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必须另辟溪径。本项目深入研究了含铜冷轧无取向硅钢热轧带中的析出相及其析出机理和析出规律、它对含铜冷轧无取向硅钢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铜冷轧无取向硅钢热轧带中存在大量B2结构的铜析出相,在再结晶退火过程中,它们会促进有利的{110}<110>织构、抑制不利的γ纤维织构的生成,大大降低硅钢的铁损。依据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组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电机用高磁感低铁损的冷轧无取向硅钢,其磁性能大大优于日本川琦、韩国普项、和我国武钢类似成分产品。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提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4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DOI:
发表时间:2017
5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曾燕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脉冲磁场对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组织织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5080402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莉娟
学科分类:E04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金属再结晶织构的相场模拟与择优取向机制

批准号:512712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赛毅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无取向硅钢铁芯制造中织构与局部残余应力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5180114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玮
学科分类:E010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取向硅钢超薄化的织构控制新技术研究

批准号:5047110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沙玉辉
学科分类:E01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